2011年7月22日 星期五

[轉貼] 台灣立報 北北基聯測可以休矣!

眉批:這篇由中正高中老師張嘉娟所寫的批判北北基聯測文章,把目前家長的痛苦與郝龍斌的責任歸屬講得很清楚,最後不知道為何感嘆君臣之間講真話就是殺頭,但以我的遭遇看來,再貼切不過了啊。 

----------------
作者:張嘉娟

升學考試制度的改變向來就是不得了的大事,台北市自辦聯測這政策,從一開時就爭議很大,當時就很多專家學者、教育基層工作者提出反對意見,但是郝市 長一向是勢在必行,總標榜「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的堅持度(當環保署長時常說的)。堅定辦下去的結果,才有這半個月來沸沸揚揚的爭議出現。

若不是從事教育工作,或是家中有考生的家長,一般人很難明白現今「考招分離」下的「多元入學」。有直升、申請、繁星推薦、登記分發、還有藝才班甄選,高中端去年還開始試辦免試入學等等。


這次爭議最大的是「申請入學」產生「高分低救」的問題,因此就針對「申請入學」的管道來說一說。申請入學說穿了是一種「低分高就」的管道,因為分數過了申請門檻,學生可以以「特別條件」加分和別人比較,因此大大小小的才藝以及參與各種賽事就成了國中生必須擁有的條件。這也不是不好,畢竟有些人的確才華出眾。 所以多年來,以申請入學管道進入高中職就讀的學生,通常分數是稍低於登記分發管道入學的學生,因為他們有特殊表現,而這展現多元的精神。

但是這次改分發,有資格參加改分發的人是當時以申請入學管道進入高中職的學生,所以顯示出多元入學好像也沒有必要嘛!多元入學的精神又被排名高低取代了。

有些人會認為今年高中職端將申請入學的門檻訂太高,所以是校方的錯;但是請問申請入學辦理這麼多年來,有哪一次被認為標準訂太高?是不是只有這一次?所以這次風波一定是跟北北基自辦聯測是直接有關的。

因 為考試的人數(分母)不同,因此整個常模就會不同。台灣的家庭以及國高中教師有那麼好的統計觀念嗎?馬上能察覺常模有異?通常都是按照簡章乖乖的按照程序 進行下去。且申請入學的簡章在農曆年後就要印刷完成,當聯測成績出來後,才發現門檻訂定不適當,但是時間上很緊急,要如何解決呢?

而且說真的,要率先發覺常模有異的應該是政府吧!怎會有人將責任推給家長和學生呢?他們都是照你們制訂的規則在走的,所以明年若續辦北北基還是會有門檻訂的不恰當的問題。總之,這是政策問題,絕對不是技術問題!

另外,郝市長一直強調停辦北北基聯測對今年八、九年級學生不公平,因為他們是一綱一本政策下的考生。

其實「一綱多本」或是「一綱一本」考的都是「一綱」,升學考試一直以來都是強調只考「綱」,所以真有差別?不然大學學測或是指考怎麼考?那些參加今年全國二 基的考生不是都覺得「全國基」比「北北基」簡單嗎?還有,硬要在同時間、同一個闈場中做出兩份考卷,真的會覺得這兩份考卷難易度是一樣的嗎?這是人性,不 是科學!就像我們這一輩的考生,就是「覺得」「北聯」比「省聯」要難啊!

總之,郝市長也許有補救的誠意,但補救完成了就慶幸過關,對於自己提出的政策堅決不認錯、堅決續辦北北基。其實北北基跟一綱一本並不一定能劃上等號,也不一定會對學生造成不公,而是郝市長願不願意告訴學生:是因為他的政策才會造成不公!

▲北北基聯測發生技術失誤,不少考生「高分低就」,北市教育局12日宣布補救措施,高分低就學生可改分發,教育部長吳清基肯定台北市關心學生教育權益,在不影響學生權益下給學生更好的選擇。(圖文/黃士航)

如 果政策錯誤那就勇於承認,而不是將所有事情以技術問題或是資訊不足歸納即可,或是以為採取補救措施後政策還是對的。再兩年就要實施12年國教了,不懂為何 要多花人力物力自己變出一個聯測,歷史上勞民傷財導致民怨的事情還少嗎?另外就是這些幕僚,之前一直告訴上位者政策沒錯,且自我感覺良好,表示確實有達到 減輕升學壓力的效果,真是令人不解,有任何跡象顯示這種效果?

柏楊先生一直告訴大家傳統政治裡的「搖尾系統」是多麼可悲,蒙蔽掌權者讓人心 驚。還好今日是民主以及資訊時代,還有FaceBook這種可以灌爆上位者腦袋的東西,不至於叫人完全頭腦不清,但是真正有膽識的領導人,應該是可以完全 承認錯誤的!所以北北基就讓它劃上句點,北北基的正面功能就是告訴大家實施任何重大措施前要謹慎!

孟子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講真話就是疏遠的開始,君臣之間講真話就是殺頭!真是讓人唏噓不已啊!(中正高中教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