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0日 星期二

台灣立報 我對教室走察制度的看法

2012-1-10 21:58 作者:蕭曉玲

近日報載台北市教育局將對國小「教室走察」制度,選定十所國小試辦,不定時由校長、教務 主任或教師同儕進入班級,進行3、5分鐘的教學觀察,提供老師建議,幫助專業成長,明年8月起將全面推廣至所有小學,還計畫延伸至國、高中。

要搞教學視察,首先視察的人必須有教師專業,並由視察者提供有效的示範與有意義的報告。史英老師帶他的教育學程學生(未來的準老師)去試教,準老師教不好他會親自下去示範,把台下同學的聽課氣氛帶回來,我們有多少校長跟教務主任具有這種本事?

2012年1月8日 星期日

我對教室走察相關新聞的看法

眉批:要搞教學視察,首先視察的人必須要有教師專業,並由視察者提供有效的示範與有意義的報告。史英老師帶他的教育學程學生(未來的準老師)去試教,準老師教不好他會親自下去示範,把台下同學的聽課氣氛帶回來,我們有多少的校長跟教務主任具有這種本事?

如果這個教室走察並不注重專業與效率,只是用三五分鐘走馬看花的方式,就要論斷一個老師的教學品質,那我們可以合理懷疑它只是當權監視的工具罷了。我被整肅的時候,有同事帶學生在教室門口整隊,一上課就進來好指控我遲到(那樣的氣氛我又怎麼可能遲到),氣氛非常令人心寒。

回到教師專業的角度,今天老師如果要抵抗這種不合理的監控,自己就要把握住專業自主權,讓人覺得你重視自己專業,我反對一綱一本、堅持選書權的原因也是如此,當你沒有專業,今天隨便進來看你上課的人可能是早已遠離教學工作的上級,當你沒有專業,明天可能輪到家長甚至隨便一個張三李四進來。

我因為堅守教師在專業方面的權益,不斷抗議當年督學帶著包括非授課班級學生的家長們闖入教室並隨意拍照;社會上各行各業,都有這樣的專業尊嚴,需要維持方便的工作空間,才有良好的工作品質。

我也要提醒各位現職老師,這個教室視察有可能變成鏟除異己的工具,如果有一天你成為這工具下的犧牲品,你一定需要訴諸社會公評,因此平時注意社會觀感、站在社會公益立場是必要的,倘若不顧民心,一昧要求不合理的加給,把上繳的稅補回自己行業身上(請問其他行業可以比照辦理嗎?),終有一天,當上級用巧妙的方法「節省人力成本」的同時,他們還會獲得社會的掌聲與選票,不可不慎。

教室走察 10國小試辦 提升教師專業

〔自由時報記者邱紹雯/台北報導〕台北市教育局首創「教室走察」制度,今年選定十所國小試辦,不定時由校長、教務主任或教師同儕進入班級進行教學觀察,每次三至五分鐘,提供老師精進教學的建議,協助專業成長,明年八月起將全面推廣至所有小學,也計畫向上延伸至國、高中。

台北市教育局國教科股長諶亦聰表示,長久以來教師專業自主,教室是封閉的,老師教學不習慣被觀看、監督,即使是每年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也僅限於願意加入評鑑的學校及教師。
台北市教育局引進國外的「教室走察」方案,諶亦聰說,一天可能一至兩次、一週十次不等,由於每次走察時間三至五分鐘,鎖定教學、學生專注、班級經營、獎懲方式或如何協助特殊生等任一焦點觀察,透過檢核紀錄表記錄,每學期提供具體的回饋與建議,協助教師專業成長。
她強調,「教室走察」不涉及評鑑,主要讓老師習慣教室隨時打開、短暫性、經常性、有焦點的觀察,更能了解真實的教學情況,也與行政人員在「教室外」 的巡堂不同;十所試辦小學分別為市教大附小、北投、東新、興雅、濱江、中山、華江、劍潭、萬大及明湖國小,七月將辦理成果發表會。

華江國小:會干擾上課

已開始試辦的華江國小校長胡慧宜說,不少教師反映走察方式「進來一下、馬上又走了」、「學生很難把校長當空氣」,會干擾上課,因而改採「教室外」的 走察,同樣能達到效果;即將試辦的中山國小教務主任郭淑玲說,試辦初期老師應會抗拒,必須先讓老師放心「這並非監督」,並採漸進式。



教師會批 教育局學半套

〔自由時報記者邱紹雯/台北報導〕台北市教育局要在國小校園首推教室走察制,提升教學品質。北市教師會理事長楊益風質疑,「僅五分鐘能看什麼?」批評是「假視導之名,行威權管理之實」,無法落實教師評鑑。

楊益風認為,教室走察的制度無非也是教師評鑑的一環,教師會不反對教師評鑑,但要確實落實評鑑,「僅入班看五分鐘,只是表達我有能力監視你。」

楊益風說,國外走察制度落實的兩個要件,包括由專業的人來做,走察者必須要比學校老師更具有教學效能;提供足夠的觀看時間,最少得一至兩節課,才能從中看出教學缺失。

他批評教育局只學半套,擔任走察者的校長及主任,擁有行政領導能力,卻未必有足夠的教學能力,不同專長領域間也不宜擔任,建議由資深的同領域教師擔任或由不同學校間互相訪視,且應延長每次入班觀察的時間。



2012年1月7日 星期六

拜訪台灣勞工陣線

最近在許多朋友的協助下,陸續拜訪了幾個NGO,獲得支持協助,台灣勞工陣線是其中之一,這個禮拜三跟他們理事張烽益先生會面,感受到台灣NGO對我案子的關心,對公平正義的堅持。張先生聽我細談其中委屈之後驚訝不已,說好了幾種可能協助我的方式,近期他們的會刊「勞動者」可能會刊載跟我有關的文章,請大家多多支持。

除了拿一本「勞動者」之外,我也購買了他們去年很重要的著作「崩世代」,講這個世代年輕人的危機:財團化、貧窮化、少子化,對於當代社會問題有很深的認識與剖析,同樣一併推薦給各位。
 

與張烽益先生合照

「勞動者」、「崩世代」

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

台灣立報 蕭曉玲案敗訴 律師界:對判決痛心

感謝各團體基於公平正義關心我的案子,以及立委陳節如、政大法律系助理教授林佳和到場聲援,大家都講了很有意義的話,過幾天整理好影片再上傳。

記者會現場照片

【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2007年前中山國中音樂老師蕭曉玲狀告台北市長郝龍斌「一綱一本侵害教師專業自主權」,接連受校方和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一連串假罪狀解聘。幾年來尋求法律途徑,1個月前最高法院宣高敗訴,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史英感嘆台灣教育體系受到嚴重政治迫害。律師界也表示,此案的司法途徑出現許多程序瑕疵,對判決感到痛心,同於蘇建和案頗受爭議,未來在人權問題上可引為借鏡。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20111217 台灣教師聯盟台北場演講及其募款餐會照片分享

終於來到台灣教師聯盟全省巡迴演講的最後一站了,這次來的萬華區行政中心,是三次演講中最大的場地,來了不少貴賓,包括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莊萬壽教授等,晚上和朋友出席台灣教師聯盟年度餐會,我帶著聲名卓著的教育報紙「台灣立報」上台講話,連同訂閱單分送給台下觀眾,希望立報的教育議題、社運議題能夠廣為人知,並在台上表白未來的志願(見影片):和許多社會議題一樣,我在行政訴訟中感受司法對人民的不公之後,希望能為行政訴訟的改革、為冤輸的人民盡一份心力,感謝台下的掌聲。

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

自由時報 確定無法回任教職/蕭曉玲敗訴 人本要助平反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首位公開指控台北市長郝龍斌強推一綱一本政策違法的前台北市中山國中教師會理事長蕭曉玲,近日因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敗訴,確定無法回任教職。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史英昨陪同開記者會宣布:「人民要為陣亡的老師平反,將開始巡迴說明、發動遊行,啟動社會審判,反對政治迫害。」

史英昨表示,原本寄望司法可以還蕭曉玲公道,但此案判決確定之後,未來不會只有一個蕭曉玲,只要學校老師膽敢對市長或校長有不同的意見,恐怕就要擔心被整肅,甚至飯碗不保。

政大法律系助理教授林佳和也指責該判決粗暴、荒謬;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律師高榮志則表示,判決指解聘老師涉及教育專業,不干法官的事,所以法院只作表面審查,這代表台灣的民主素養不足。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蔡季勳表示,此案是行政權對基層教師的迫害,蕭曉玲是陣亡的小老師,但卻是人民力量再出發的起點。

蕭曉玲昨天沮喪表示,面對確定敗訴的判決,一個多月走不出家門,自我否定到極點。

台北市政府和台北市教育局則均重申,蕭案與一綱一本無關,尊重司法判決。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dec/17/today-life3.htm

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

公視:反一綱一本遭解聘 蕭曉玲上訴遭駁回



反一綱一本遭解聘 蕭曉玲上訴遭駁回

Taipei Times:Fired teacher lashes out after court rejects appeal

Fired teacher lashes out after court rejects appeal

BY THE BOOK: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Foundation said Hsiao Hsiao-ling’s dismissal was political and the judiciary is lending a helping hand to political repression

By Loa Iok-sin  /  Staff Reporter
 
A former teacher at Zhongshan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Hsiao Hsiao-ling (蕭曉玲), yesterday protested a decision by the Supreme Administrative Court not to hear her appeal against her dismissal by the school from a teaching position, which she believed to be a political decision.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立碑  文/史英

◎史英/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離開學校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由於種種的原故,三不五時地還是會從校園走過;那天走過研究生圖書館,突然想到,我幾乎已經不記得那件事了。


應該有三十年了吧!三十年前的某日,忽然有消息傳來,說陳文成死了,就死在研圖的牆腳下;原本說隔週就要相聚,怎麼已經天人相隔?但我們大家來不及悲傷,只能覺得恐懼:如果這就是被警總約談的結果,那麼,警總什麼時候要來約談我們?而且,在那個時代大家都知道,所謂約談,並不真的和你相約,而是半夜突然闖進門來;所以那一陣子,每天晚上我們都多上好幾道鎖,妄想一點點的金屬材料能換得被帶走時和家人再說幾句話…


我們從學生時代就認識陳文成了,而出國回國之間也多有聯絡;做為一位數學家,說他能做出什麼「大事」誰也不能相信;而所謂警總,也從來就沒有說出他到底做了什麼。但更重要的,我們更關切的,是在那短短的十幾個鐘頭裡,他到底「被」做了什麼?這個謎團,就和戒嚴時代留下的許多謎團一樣,至今也沒有人知道其間的真相!


三十年來,我們所珍愛的國家,經歷了很大的變化:今天的年輕人幾乎不曾說過「警備總部」,而經濟的發展,政治的開放,社會的自由與多元,也直追世界水準;可惜,只有在「真相」這件事情上,我們簡直沒有真相:關於「為什麼無論是哪一黨執政都不能重啟調查,不能還給人民一個最起碼的知的權利」這個問題,我們完全不能妄想會有一個答案。我們忍不住要問,難道沉冤莫白的事情可以就這麼算了嗎?一個時代的罪孽,難道就這樣讓人忘了嗎?

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12/17 台灣教師聯盟募款餐會訊息

各位嘉賓:

台灣教師聯盟謹訂於2011年12月17日(六)下午6時30分,
在中山北路3段59號海霸王旗艦店3樓,
敬備菲酌,舉辦一年一度的募款餐會,
每席2000元(現場可付)  歡迎您的蒞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