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2011 10/30 下一個蕭曉玲?──台灣教師聯盟邀請演講彰化場記錄

媽祖會館照片 來源南瑤宮官網
這次受台灣教師聯盟邀請到彰化演講的場地是彰化南瑤宮媽祖會館(連結內有抽籤、安太歲等線上服務),是一棟展示著古物的現代化大樓,吸引了三四十名左右的民眾前來關於台灣教育的主體性,我的好朋友吳麗慧老師說若不是當天剛好蔡英文要來彰化,還會更多人。很謝謝參與的學者、老師、校長,每一位參與的民眾,願意花一下午的時間,來聽我的案情,以及其中的教育意義。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2011 1022/23 謝謝嘉義跟高雄場的朋友們

燦爛時光門口 寫上我的活動通知
十月22、23兩天長途跋涉到嘉義、高雄,感受到關心教育的各界朋友的支持,非常感謝。嘉義場的「燦爛時光」跟外圍的金桔農村真是個很舒服的地方,燦爛時光的內部裝潢十分復古懷舊,桌子還是用舊縫紉機改造的,值得細細品味,可惜當晚還必須上嘉義電台的節目,來去匆匆,希望還有機會再去。

要謝謝管中祥老師跟我解釋目前媒體獨大與大專教師工會的狀況,獲益良多。開講前朋友介紹我時說得十分好笑,害我有點苦笑,等到我自己講起那些荒謬無稽的解聘罪證時,前面一個助理竟然笑趴到地上,真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啊。有鑑於管老師曾經撰文提到的、現今各大學資源緊縮的狀況,我特別把校務會議的運動經歷提前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多注意校園民主的問題。聽朋友說,有許多重要的人在現場,能夠傳達我在教育議題上的憂慮與心得給各位,也就不虛此行了。

林良恕答蕭曉玲有關泰緬邊境難民扶助之有機農場與臨終療癒工作

這是最近紀錄片工作者林瑞珠給我拍的一段對談影片,原先我是從瑞珠身上知道有這麼一號人物林良恕在滇緬邊境做難民服務的工作,而且做得完全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我對這麼一位無私奉獻自己人生給遙遠陌生人的一位活菩薩非常好奇,請瑞珠介紹她給我認識。




台灣立報 我們也是當權者

■蕭曉玲

一直以來,關於品德、品格教育的活動不斷,從小學到大學,從公立學校到私人補習班每年都熱熱鬧鬧舉辦,近來更搭配各式新名詞做推廣,甚至出現如廣告般的新聞,看得人目不暇給;就在各方盛大舉辦的同時,我也不禁跟著思考校園中的品格養成。

先說對於學生的失序行為,我不盡然同意用個人道德的角度解讀,掃除工作做不好、上課不配合不一定就是「沒品」,有時是隱藏著大人不知道的結構性問題;有些看似嚴重的行為,也不一定代表罪大惡極,比方我處理過學生販毒的問題,沒幾個人知道背後有黑道操弄,像這樣的事情老師如果不深入了解,孩子可能會擔下多餘的罪責,讓他路越走越偏。

我這麼說不代表自己都處理得很好,站在(音樂)老師的立場,我也會因為學生上課不守秩序頭痛,上我音樂課課本樂器都不帶,教唱讀譜都不配合,讓我一度對這樣的班級「掉以輕心」,沒能充分教學(可以做到基本配合的班級當然還是傾囊相授)。不過也因為學生的不配合,逼得我不斷變換教學方法,最後去找活潑生動的音樂教學影片吸引學生學習;在我的惡性解聘案裡,被當時家長會長簡忠雄跟同校老師漫安琦誣指(註一)為所謂王昭君影片的公視「古典魔力客」(註二)便是一例。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自由時報 藝術高中走資派

◎ 蕭曉玲

最近一位朋友告訴我,全國第一所藝術高中換了新校長後,今年也持續進行「能力分班」,成立所謂的人文資優班和科學資優班。其他「非資優」的班級,每班各有兩個抽籤名額,抽中的學生可分別進入資優班上課。據說,校方藉此表示資源共享。

一位人文資優班的新生在網路上表露了這樣的心情:「然而上課的那天卻讓我真的很憤慨,人文班在五班上課,五班的同學全數參加,至於別班的同學,竟然要自己從各自的班上搬課桌椅到五班,坐在最旁邊的位置,這樣的體制我真的無言以對,也許學校會說這是兩回事,事實上我覺得學校應該去思考,這樣子做,學生的感受是什麼。」

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台灣立報 我的母親蕭曉玲

■林楷陞

我的母親是個奇特的人──不論是就外在的樣貌,或者內在的個性。單看她的臉就讓人覺得不像一般的台灣人,高挺的鼻子、深遂的眼睛、烏中帶幾分褐的頭髮,長得根本是一張混血兒的臉。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轉貼:台灣立報 日智障生性教育 飽受打壓後獲平反

眉批:這篇新聞可以看出教師專業自主權的重要性,裡面被人闖進教室的「教學視察」,有關心我案子的都知道我也遭遇過,部落格上「我的故事」裡寫督學帶人闖進我教室,只是為了簡化才寫一句,當時至少有八九個人,家長幾乎都不是該班的;後面學校所謂的「不適任教師輔導」,別的不講,光是當時的訓導主任朱毋我,胡亂拍照做為罪證,說我要求學生不實記載教室日誌,該生自己在部落格的文章都沒有這樣講,兩樣矛盾的罪證都在中山國中送給法院的裡文件;還說我有精神病、叫學生搜集對我不利事跡等,這就是中山國中所謂的「輔導該師進行有效教學」? 

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台灣立報 教師應注重社會公義

.

報載台北市教師會與台北市教師職業工會因北市消費、房價壓力過大,要求「首都加給」,被上班族網友批評「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看了實在擔心教師名聲會因此每下愈況,提出幾點意見。

首先,不說公立學校教師在子女教育費等福利補助,優於一般人與私校教師,依我曾在外縣市與台北市任教的經驗,在北市任教還有(住外縣市者享有的)交通費補助、上課時數較短等相對有利的勞動條件,換算成薪水,等於實質存在所謂的首都加給。

其次,據北市教師會理事長表示,國外不少跨國企業皆有首都加給制度,言下之意應比照辦理。先不論私部門跨國企業狀況不同,台灣民眾普遍認為公部門員工待遇不差等客觀差距;比照私人企業福利之前,如果無法向社會大眾交待相應之義務,如上下班打卡、工時或責任制,恐怕遭受譏評。

第三,教師團體因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短撥,退休制度七五制八五制之爭議,未來老師領不領得到退休金尚且焦頭爛額;如前所述,此刻北市教師團體在既有的地域性補貼之下又要求加給,即便杏壇內部恐怕也不盡同意。

值此社會普遍抱怨22k、濫用責任制等勞動剝削問題,世界各國有鑒於破產國家、不景氣,大砍公教人員福利之際,北市教師團體若對房價過高感到痛苦不堪,與其獨善其身要求特殊加給,不如積極參與無殼蝸牛運動,一起向政府要求實價課稅等打房政策,既能求取一己之解脫,又得維護公義名聲,豈非兩全其美?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1397

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轉貼 台灣小留學生家長協進會對教師節的感言

 
敬啟者:

    首先祝福全國的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我們實在很難想像台灣的教育部長竟然還有臉陳述教育部的政績,光從近25年來,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高中、國中、國小、甚至於幼稚園等未成年的孩子,必須被迫離鄉背井,忍受親情的煎熬,一個一個被送到國外受教育,這些都尚未成年的孩子們,包括上至總統、達官顯要、富商巨賈、中小企業主、媒體界、醫界、教育界(包括諸多教育部長)、文化界等,一個國家的家育辦到這般樣子,是何等的羞愧,部長竟還能沾沾自喜。

    一個人之所以受到敬重,乃飽讀詩書,像一個有受教育的讀書人,是非黑白分明,有廉恥心,有責任感,有擔當,台灣的教育,辦到有辦法、有權勢、有點經濟能力的人,都一個個把孩子送到別的國家去受教育,卻沒有其它國家的稚齡孩子,像台灣的孩子大量被送往國外受教育,這沒有好好的自我檢討的地方嗎?

    教育不改,部長的心態不改,等同於侮辱了有心致力於為國家作育英才的老師們,我們堅決的相信,多少基層有心致力於改革台灣教育的老師們,是何其無奈和無助。一個堅持一綱多本普世價值的基層教育工作者蕭曉玲老師,卻無緣無故被解聘,從今年的因北北基事件而導致台北市長公開向市民道歉,身為教育部長能沒有責任嗎?我們的學校還須要繼續教育「禮義廉恥」嗎?

    如此嚴重錯誤的教育政策,不但看不到部長出面向全國納稅人道歉,竟還充耳不聞,且又任由一個基層弱女子的蕭曉玲老師投訴無門,呼天不應,叫地不靈,台灣教育還會有希望嗎?

    尤其更是讓我們感到訝異和難以理解的是,本會很早就主張應該讓教師成立工會,曾經沸沸揚揚吵了好久希望成立教師工會,如今教師工會亦順利誕生了,竟看不到教師工會有人站出來為無故被解聘的基層教師講講話,如果連教師工會亦淪為只是橡皮圖章,這樣的教育肯定會讓更多的家長們想把孩子送到外國去,少子化問題也肯定會有如雪上加霜。
  
    如果我們的孩子必須繼續面對一個如此缺乏禮義廉恥的教育,如此沒有擔當的教師工會之功能,孩子必須一個個被迫必須到國外受外教育,請部長告訴我們,納稅的目的和意義何在?您每月優渥的薪水領得安心嗎?請您捫心自問,您晚上睡得著嗎?


台灣小留學生家長協進會     敬啟

台灣立報 暢談好老師 人人道盡甘苦

 眉批:把我跟吳清基放一起太妙了。


【記者張舒涵專題報導】人人都有老師,他們與學生毫無血緣關係,卻被賦予要替他人的人生負責。教師是一項特殊的職業,有人談起影響人生的老師感嘆 「恨死他了」;有人滿懷感恩說「生命中有你真好」。當今教師深受各界期待也飽受批評,教育部長吳清基引用兒童教育學家福祿貝爾名言說:「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