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一向被認為是偏藍的報紙都看得出來,北市這一連串教育政策的居心何在,就是教育資源集權集中、金字塔化,這我四年前就有預感了!四年前跟前陣子都寫過文章揭破它了。教育是百年大計,這是整個國家長遠未來的危機啊。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2011年6月26日 星期日
全台獨一無二的教師評鑑問卷
這是當年狀告郝龍斌後,中山國中用來對付我的問卷,因為要學生具名填寫,誰寫都會有壓力。一開始的注意事項還有:「填寫時候不得左顧右盼」。我看我應該是全台灣唯一被做這種問卷調查的。附上學生在聯絡簿為我打抱不平的一段話(為隱去姓名僅展示部份,需查證者可私下連絡)。另外這份問卷的公平性已經被政大兩位民調專家教授寫成專案報告否定之,見之前的案情說明,一併附圖在後。
所以很多老師害怕教師評鑑就是這樣,你想想看,如果有校長跟家長用同樣的手法整肅老師,整個教師界會亂成什麼樣子。就好比之前不分青紅皂白打壓我的家長會長,打壞我這個堅持一綱多本的老師,還可以上電視大談教育理念,做法前後矛盾,形象說不定還很好,但你拿他怎麼辦?
所以很多老師害怕教師評鑑就是這樣,你想想看,如果有校長跟家長用同樣的手法整肅老師,整個教師界會亂成什麼樣子。就好比之前不分青紅皂白打壓我的家長會長,打壞我這個堅持一綱多本的老師,還可以上電視大談教育理念,做法前後矛盾,形象說不定還很好,但你拿他怎麼辦?
台灣立報 解聘教師爭議 蕭曉玲成經典案例
【特約記者宋竑廣台北報導】今年北北基聯測第一次上場,由於預算過高與試題偏離當初一綱一本政策目標,引發家長學生輿論譁然,前全教會理事長吳忠泰針對教師喪 失專業選書權,嚴詞批評是「專業陪葬」,最早公開出面反對的蕭曉玲老師引發矚目,湧進她部落格的人次於近日迅速破萬。
蕭曉玲是前北 市中山國中音樂教師,2007年反對一綱一本狀告台北市長郝龍斌後被解聘,北市教師會與全教會曾舉行記者會,譴責過程不符程序正義,此後她對解聘案相關人 等展開訴訟攻防。由於她被解聘的理由「行為不檢」,不僅空間模糊且法律效果嚴重,會造成當事人「永不得」再任教師。長期觀察此案的法務人士表示:「蕭案知名度高,對其他爭議解聘案恐有指標性的影響。」
[轉貼] 北北基聯測亂搞,道歉!下台!
眉批:當初跟我一起開記者會的測驗專家、師大心測中心林世華就說不行,一切都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教育環境能不能讓有異議的老師暢所欲言,就自己的專業為教育政策把關,否則下一次不當的教育政策再出現,其他老師還是只能跟我一樣狗吠火車,甚至被殺雞儆猴嗎?
----
◎ 如爸
我女兒今年參加北北基聯測,也是這制度下的受害者之一,歷經北星計畫、免試升學、申請分發和登記分發,一路充滿怨恨及不平,國三這一年都在罵,這是什麼爛政府,制定出這麼爛的教育政策,危害未來國家主人的學習意願,殘害國家的根基。光說這一次北北基聯測,至少發生了:
2011年6月24日 星期五
新聞:高分低取又沒後路 難怪考生不平
眉批:現在一綱一本政策從預算浪費、考制混亂、資源分配等等被罵個不停,完全是個多此一舉的爛政策,四年前我抗爭當時,早有人提出警告。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我這種會抗爭的人,被做掉很正常,可是當時如果有更多像我這樣的老師出來反對一綱一本,或許今天學生家長就不需要面對這些痛苦了。
----
〔自由時報記者胡清暉/台北報導〕台北市敦化國中老師吳忠泰分析,許多家長和考生對於北北基聯測抱怨不斷,原因在於試題比全國基測難,和原本紓解考生壓力的目標背道而馳。同時,今年落點預測失準,部分中後段社區高中一口氣掉了十多分,導致許多學生「高分低取」。
----
〔自由時報記者胡清暉/台北報導〕台北市敦化國中老師吳忠泰分析,許多家長和考生對於北北基聯測抱怨不斷,原因在於試題比全國基測難,和原本紓解考生壓力的目標背道而馳。同時,今年落點預測失準,部分中後段社區高中一口氣掉了十多分,導致許多學生「高分低取」。
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台大研協抗議事件之我見
文/蕭曉玲
大學校務會議又搞專制了。上次是台北教育大學不當整併文教法律研 究所,學生要求列席(注意只是列席聽取意見尚非代表) 校務會議被拒,這次是台大研究生協會為反應勞動條件問題, 在校務會議會前向校長舉牌表達訴求,竟遭遇粗暴對待, 校方出動校警阻擋,拿起DV蒐證,阻止學生會學生代表入場, 甚至搶奪同學海報。
[轉貼] 辦不好學校,教不會孩子讀書,不是該有人下台嗎?
■謝國清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免試入學模式一變再變,教育部從取消基測,改為採計在校成績後,經過輿論一陣撻伐,又端出一個可以被參 採為高中入學條件的國中畢業會考,看來教育部萬變不離其宗,無論如何就是要用一套考試機制將學生分類,這一回合設計出的方案,就是把學生分為「特色」、 「精熟」、「基礎」及「待加強」4類,屆時不知「待加強」的孩子及家長將情何以堪?而又會有多少家長為了幫孩子取得「特色」或「精熟」資格,想盡辦法花錢 幫孩子找補習班?與其說教育部要將孩子分類,不如說教育部無心也無力辦好教育。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免試入學模式一變再變,教育部從取消基測,改為採計在校成績後,經過輿論一陣撻伐,又端出一個可以被參 採為高中入學條件的國中畢業會考,看來教育部萬變不離其宗,無論如何就是要用一套考試機制將學生分類,這一回合設計出的方案,就是把學生分為「特色」、 「精熟」、「基礎」及「待加強」4類,屆時不知「待加強」的孩子及家長將情何以堪?而又會有多少家長為了幫孩子取得「特色」或「精熟」資格,想盡辦法花錢 幫孩子找補習班?與其說教育部要將孩子分類,不如說教育部無心也無力辦好教育。
2011年6月19日 星期日
扛起公民責任 共阻教育海嘯
--
■蕭曉玲
自2007年狀告郝龍斌一綱一本違法被惡性解聘開始,我展開一場民告官、不容易贏的司法長征。偶爾,當旁聽民眾見到部份法官語帶輕佻的時候,才體認到宜蘭地院院長黃瑞華不滿法官素質而怒辭(註)的心情。握有權力的人出問題時,你會希望權力下放,然而,我認為,如果台灣有陪審團制度, 情況可能有所不同。
■蕭曉玲
自2007年狀告郝龍斌一綱一本違法被惡性解聘開始,我展開一場民告官、不容易贏的司法長征。偶爾,當旁聽民眾見到部份法官語帶輕佻的時候,才體認到宜蘭地院院長黃瑞華不滿法官素質而怒辭(註)的心情。握有權力的人出問題時,你會希望權力下放,然而,我認為,如果台灣有陪審團制度, 情況可能有所不同。
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
[轉貼] 三個男人的眼淚
◎蕭慧英
這幾年我致力於推廣愛你一輩子的教育理念,對於錯綜複雜的教育政策幾乎已封口不談,然而馬總統年初宣布要實施十二年國教後,教育部端出的草案,充滿精英為上的思維,社會評論沸沸揚揚,我看了之後很是感慨,最近也忍不住跳出來表達意見。
這幾年我致力於推廣愛你一輩子的教育理念,對於錯綜複雜的教育政策幾乎已封口不談,然而馬總統年初宣布要實施十二年國教後,教育部端出的草案,充滿精英為上的思維,社會評論沸沸揚揚,我看了之後很是感慨,最近也忍不住跳出來表達意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