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

[轉貼] 三個男人的眼淚

◎蕭慧英

這幾年我致力於推廣愛你一輩子的教育理念,對於錯綜複雜的教育政策幾乎已封口不談,然而馬總統年初宣布要實施十二年國教後,教育部端出的草案,充滿精英為上的思維,社會評論沸沸揚揚,我看了之後很是感慨,最近也忍不住跳出來表達意見。

有些教育人員說:「升學免試,學生就不會讀書,競爭力會下降。」「我們高中無法接受學校裡有PR值90,同時又有PR值10的學生。怎麼教啊!」日前心測中心主任認為「只要運氣好就可以抽到好學校,可能使國中生價值觀念偏差。」這意指如果用抽籤,讓成績不好的進入『好高中』,那是不公平的。(這種話出自心測中心主任的嘴,真是駭人聽聞啊!)

其實這些「似是而非」的話並不難被拆穿:

學生是否愛讀書,決定於學習是否有趣及有意義,重點在老師「教甚麼?」、「怎麼教?」。國民教育裡,公立高中以國家經費辦學,不應只想服務「高分數」的學生。至於所謂的「好高中」只是挑了基測成績好的學生,與辦學並無直接關係。

但那些話卻影響了決策,加個「採計在校成績」、「會考」來把關,逼學生一定要讀書,然後再設計個「篩選條件」來確保學校「品質」。

如果那些「積非成是」的話,出自沒有修過甚麼教育學原理的一般家長,我是可以理解並體諒的。但當出自所謂「教育專業」人員的嘴裡,不管是官員、教授、校長、老師,他們能講得如此自然,絲毫不害燥,而且可以在大眾媒體前堂而皇之的談,讓我難以忍受。

我不喜歡自己的情緒被這些事影響,尤其腦裡不斷出現,一群穿著白色和服的教育人員,為了有愧「師道」坐在褟褟米上剖腹自盡的畫面。真是嚇人啊!這些年來已調整到很「溫良恭儉讓」的我,怎麼會氣到有這種激進的想法?

日前拜訪嚴長壽先生,他提起幾天前正為新書《教育應該不一樣》巡迴座談會做演講準備時,想著種種教育現況,想起台東那些原住民孩子的教育弱勢,不自禁地一個人在書桌前哭了起來。

次日與好友王金涼時閒聊,我敘述著一位平日總說教育要關心弱勢的某T大教授,在一次聚會時竟說出「那些程度不好的,應該讓他們和同樣水準的學生一起受教育,『安份地』學習。」金涼這幾年來一直以志工職協助父母改善親子關係,聽了之後,為那些學業成績不傑出的孩子抱屈,他氣憤地說,那些孩子只是長處沒有被發掘出來而已,他們更需要我們去支持與幫助… 。越說越激動,他竟流淚了。

多年前新聞報導一位十來歲的孩子,從十多層樓跳樓自殺不成,又再次爬上樓再跳一次。某一天,愛你一輩子五字箴言的起草人陳松根老師談起此事,他說到底教育出現了什麼問題,會讓孩子求死的意志這麼堅強,說著說著,他忍不住地掉下眼淚。

相對於教育人員的「理性」,三個男人的眼淚卻來自「仁慈」。

亞馬遜書店創辦人貝索斯最近在普林斯頓大學2010畢業典禮演講時,說起祖父曾告訴他「仁慈比聰明還難做到」,他提醒這些全美頂尖聰明的學生,聰明是天賦,「仁慈」卻是選擇。

古人談「仁義禮智信」對我來說太艱深,「為政不仁」我也難以體會。但這一陣子以來,我一直為十二年國教政策的發展擔憂,直到這幾天才看懂了問題所在,仁慈來自於平等心,看到每個生命的尊嚴及價值,自然會對每個生命謙卑及疼惜。十二年國教如果官員及學界們,長期以「教育研究」、「教育行政」、「教書考試」為工作,只靠著「聰明」,埋頭研究「方法」、分配「資源」、教「書」不教「人」,凡事理性思考,卻缺乏仁慈之心,自然無感每一個真實生命的珍貴及獨特。

我真想帶那些官員認識愛團,讓他們看看「愛你一輩子」如何讓我們的心柔軟而仁慈,也許他們會開始「選擇」仁慈,畢竟「仁慈」才是辦好國民教育的關鍵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