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台灣立報 會務假影響教學? 教部:重啟協商


【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教師工會開會,全民買單?教育部5月21日行文縣市教育局處「教師工會會務假核發原則」。校長與家長團體擔憂,教師工會的會務幹部每週只需授課2至4節,粗估每年政府得增加一千多萬支付代課費用。他們批評,教師工作重心應以學生為主體,會務假申請應提出與學生受教權益相關的證明才能准假;否則,目前正式教師員額不足,代課問題將更為嚴重,嚴重影響學生受教權。

2012年5月17日 星期四

自由時報 老師 請再休息五分鐘

眉批:南門國中校長盯老師上課遲到問題,用意在維護教學品質,但如果是針對個別老師發公文,可能有違反比例原則的爭議,最好的方式是廣設打卡鐘,加上確實登記教室日誌,透過公正紀錄統一懲處,以維護公平性。以前我在私立學校上過課,都是以打卡鐘為標準,不像中山國中用所謂的時鐘照片誣指我上課遲到,做為解聘罪證,所以釐清出缺勤問題,有助於老師不被冤枉。許多老師對於學生遲到緊迫盯人,當然要做好身教,自無五分鐘才算遲到的道理。而有了明確的上下班時間,與一定的紀錄要求,等於為教師工時制爭議跨出一大步。南門國中校長此舉,若能做得完善周全,家長對老師教學會更有信心,另一方面,也能維持同學準時下課的慣性,避免老師太認真但同學憋尿沒時間休息等等的紛爭。

──
◎ 曾守一

近日,台北市南門國中有位老師被控遲到。校長具名發公文給他,說他某月某日某堂課,上課鈴響五分鐘仍未進到教室,依「台北市各級教師出勤出差管理要點」第四條規定,通知人事室登記遲到乙次。

這個管理辦法第四條明文規定:除實施開放教育者外,教師於上課鈴響五分鐘後進教室者,以遲到一次計;下課鈴響前離開教室者,以早退一次計。這樣的規定,徹底改變了「遲到」的定義。

任何打卡上班或按掌紋到班的人都知道,遲到一秒鐘,就是遲到,打出來的上班時間就變成紅色,月底的出勤紀錄報表就會顯示遲到幾分幾秒。這種管理方式是否人道,有無緩衝機制暫且不論,至少它是實事求是地維持了遲到的定義。

但是,台北市政府明文改變遲到的定義,這就給了每個教師每週約一百分鐘「法定」休息福利(每週二十堂課乘以五分鐘);反過來說,每位學生每週就「法定」少上了三小時的課(每週三十六堂課乘以五分鐘)。任何上過補習班的學生都知道,補習班業者絕不敢如此堂而皇之對學生偷分減秒;在台灣任何公務機關,上班時間一到,該開門上班就開門上班,絕不敢在法定上班時間欺負老百姓,為什麼在台北市的校園卻存在如此荒謬的規定和現實?

(作者為台灣教師聯盟執行秘書)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may/18/today-o8.htm

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參加【教改之路──邁向『十六年』國教?】系列講座紀錄

昨天參加第二場由台師大人文學社主辦的教育講座:「馬克思主義對學生權利的啟發:邁向解放的教育」,由曾經撰文聲援過我的林柏儀先生主講,他提出以「學生力量」取代學生權利的觀點,並清楚地介紹了左翼、自由派與右翼在政治經濟與教育議題上的不同,收穫豐碩。談到學校對學生的規訓時,我以家長的角度交換了對早自習的看法,現場所見略同之餘,也哈哈大笑。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影片] 蕭曉玲在士林王家煮義大利麵20120511

影片版來了。感謝紀錄片工作者林瑞珠的拍攝,紀錄這一個美好的夜晚。聽說目前組合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未來可做各種用途,影片一開始穿綠色衣服的男同學「靠悲」,是高雄來的,台灣人要是都像這樣不遠千里聞苦救難,還有什麼事會沒希望呢?


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台灣立報 別讓孩子上了鐵達尼


■蕭曉玲

我常感嘆,許多教育議題很冷門,我為了教國中的表演藝術課,自掏腰包又另外找時間去綠光劇團學習時,便會思考,這種應該由戲劇科系背景老師來教的課程,非本科系老師究竟能自力救濟多少?教育部能給予什麼協助?然而,這些制度上的老問題,從未受到足夠重視;能夠成為熱門話題的教育議題,往往跟敏感的階級分配有關,像是12年國教,或者我曾大力反對的一綱一本。

這一陣子在不同場合,我被問過好幾次對12年國教有什麼 看法?坦白說,雖然平時很關心教育新聞,但一年來從特色招生到比序,一個又一個的專有名詞和講不清楚的細節,姑且不置可否;但從免試入學爭議或所謂的菁英教育、建北現象,可以感受大家的焦慮仍然圍繞在階級上,說穿了,就是很在意入學方式而已,與其說是教育議題,不如說是階級議題。

剛剛宣告中止、失敗的台北市一綱一本政策亦然,它成也升學,敗也升學。當年郝龍斌在市長選舉時,能以這條政見掀起話題,打破教育政見向來冷門的慣例,靠的就是「唸一本就夠了」這類宣稱減低升學成本的宣傳,於是,當選後即便違憲強推,也未見多少市民在意,所向披靡到把我這有異見的小小老師惡性解聘掉也無所謂;豈料不出幾年,一綱一本的配套政策北北基聯測,打亂了選填志願的順序,升學制度的柱子產生裂痕,家長怒不可遏,只好黯然退場。

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蕭曉玲案最新發展

關心蕭曉玲案的朋友你好,官司最新發展是行政訴訟荒謬地被駁回了,聲援的各公民團體因此開始集結,未來會進行更大規模的串連與行動,目前積極籌畫中,有相關活動還需要大家多幫忙,感謝。


20111216聲援記者會,與會團體包括人本教育基金會、台北市教師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灣教師聯盟等,影片是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蔡季勳發言:「蘇建和案蕭曉玲案等,是一個讓我們公民社會再出發的力量。」(其他來賓發言見內文)

2012年4月16日 星期一

自由時報 蕭曉玲遭解聘 教局允重查

自立晚報 為反對一綱一本的蕭曉玲老師平反

【記者李桂馨台北報導】臺北市議員顏聖冠昨(16)日質詢教育局時指出,當年唯一一位跳出來公開反對郝龍斌市長「一綱一本」政策的蕭曉玲老師,因為她的公 開反對,在短短數個月內由一個教學多年、並有多次優良教師得獎紀錄的老師,瞬間成為失去工作、喪失教師資格、沒了退休金,還未了此事費時多年不斷纏訟,耗 費龐大的時間和金錢成本的犧牲者;甚至還必須終身背負著「行為不檢,有損師道」的沉重罪名。如今「一綱一本」政策即將停辦,也是時候為蕭曉玲老師平反了。

2012 /4 /16 蕭曉玲案再現市府醜態 「只有政治的法律」 與 「沒有法律的政治」

因為教育局長沒準備,答不出議員的問題(事前已把題目送出),導致議會時間拖延許久,主席陳彥伯生氣地訓了幾句話,雙手叉在胸前,不滿之情溢於言表。翻拍自議會同步轉播的電視。


人本教育基金會 新聞稿 2012 /4 /16

蕭曉玲案再現市府醜態
「只有政治的法律」 與 「沒有法律的政治」 

   今天下午四點,顏聖冠議員將在市議會質詢蕭曉玲案。郝市長會在此時幡然悔悟,勇於承擔動用政府公權迫害反對一綱一本老師的事實嗎?怕是很難。然而,面對一場場施政災難,郝市長難道可以完全不動如山?

依法行政,是台北市政府最常掛在嘴邊的句子,然而隨著文林苑無拆照也強拆民房等目無王法的醜事敗露,聽在民眾耳裡,卻是諷刺非常;眼看文林苑爭議延燒,北市府最近又行文催促中央釋憲;然而對照先前處理一綱一本的經驗,我們必須嚴正地指出,此一看似尊重法理的舉動,恐怕又是緩兵之計,甚至讓政治再次羞辱法律!

2007年5月,台北市長郝龍斌為解決一綱一本法律爭議,即提出釋憲案,09年8月大法官駁回後,他仍枉顧法理,繼續強推該政策,視憲政秩序於無物;郝龍斌之玩法惡行不只於此,連當時出面反對一綱一本的蕭曉玲老師,都慘遭政治毒手,被教育局以教師法第14條「行為不檢有損師道」火速解聘,然而當時記者曾問教育局副局長林騰蛟,蕭自何時開始不適任,林竟連續回答三次11月12日,就是蕭曉玲狀告郝龍斌的那一天;時過境遷之後,林騰蛟轉任新北市教育局長,又對記者坦承一綱一本有「政治考量」。

至此我們知道,蕭曉玲被解聘是政治性的,同時我們也很痛心地發現,在郝龍斌的政治壓迫下,法律變得面目全非。根據教育局的資料,以「行為不檢有損師道」解聘的老師,十年來不僅屈指可數,而且事由全數為性騷擾,就連停聘也還需要司法機關的介入;然而蕭曉玲在這項罪名下的事由「限制學生自由」,沒有任何警政、司法上的紀錄,連事證都付之闕如,相反的,只見莫名指控,說她上課講一綱一本即是談論政治,或看不存在的「一綱多本影片」,可見法條定義已隨政客私心隨興改寫,人民權益危如累卵。

從一綱一本到文林苑,我們看到台北市政府不斷假借法律名目,遮掩其欺壓百姓的劣行;再三輕視憲政秩序,扭曲條文到不可思議的程度。郝龍斌如此粗暴地枉法、玩法,等於打擊我們安身立命的基礎;如同任何一個人的家園不該無端被拆,為了恢復國家法律的信用與保障,我們必須平反任何一個在郝市府之下的犧牲者,不能讓蕭曉玲老師的良心,成為有損師道的定義!